邹赞,男,1979年生,湖南衡阳人,汉族,中共党员,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,天游线路测速登录中心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党委书记、院长、教授,先后入选自治区天山英才、全国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(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)、全国首批文艺评论领军人才研修计划、全国中青年文艺领军人才研修计划。
立德树人 培根铸魂
邹赞老师始终坚持“用胡杨精神育人、为兴疆固边服务”,从湘江之滨到天山脚下,扎根新疆高等教育事业18年,为边疆社会稳定和经济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争当民族团结先进模范,积极招收少数民族研究生,所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有40%少数民族学生,大家在学业上和生活中互帮互助,亲如一家。长期担任本科生和博士生班主任,关心爱护各民族大学生,用心用情落细落实“三进两联一交友”“民族团结一家亲”工作。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,每学期为本科生讲授专业基础课、核心课,坚持指导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、实践教学等,近五年指导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5篇、优秀硕士论文3篇。
潜心教研 精心教学
邹赞老师以问题为导向改进教学模式,凝练教学思想,整合优化教学资源,探索形成了“421”新型教学体系。所谓“421”教学体系是指:1—以学生为中心;2—沟通课堂内外,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相互促进;4—互动启发式教学、构想式教学、研究式教学、情境式教学相结合。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方法,科学推进“翻转课堂”。扎实做好学情分析,彰显“因材施教”的育人理念。根据课程性质优化教学方法,综合运用“讲授法”“讨论法”“小组演示法”“读书指导法”“任务驱动法”“网络自主学习法”,持续推进“教育戏剧”教学改革实践,构建课堂教学知识共同体。注重将课堂教学与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,践行科技育人、红色校园文化育人等创新理念。邹赞老师参与组织的“清明诗会”于2016年入选教育部“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十大示范项目。
严谨治学 沉浸学术
邹赞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、比较文学与新疆红色文化研究,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4项、国家部委课题3项、自治区课题4项,在《文艺研究》《光明日报》《民族问题研究》《中国文艺评论》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,其中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篇。独立或合作出版主要学术著译有《电影研究关键词》《文化的显影》《思想的踪迹》《穿过历史的尘烟:新疆军垦第一代口述史》《中国新时期文艺学家美学家专题研究》《涉渡者的探索》,主编《镜与灯》《手种集》《跨文化之维》等教研论集。曾荣获全国文艺评论工作先进个人、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、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、第十一届和第十三届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、中国高校影视学会“学会奖”二等奖、中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优秀成果一等奖、自治区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、天游线路测速登录中心第十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、天游线路测速登录中心教学名师等荣誉。(来源:党委教师工作部)